公司動態
新中國成立以來環境領域較大的科研項目——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日前正式啟動。為使讀者更深入地了解水專項,本報記者針對讀者關心的問題,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、水專項技術總師、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。
流域污染治理攻堅戰
水專項技術總師、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在采訪中告訴記者,《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》是國務院制定的《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(2006-2020年)》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。
孟偉介紹說,水專項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流域污染治理的問題,核心是要通過水專項解決流域的生態健康問題,扭轉我國過度依賴“末端”減排的趨勢。實施水專項的目的不僅要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和技術專利,還要通過科技的引導,帶動各地污水處理和水環境治理技術水平和治理效率的整體提升,解決我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面臨的重大實際問題,保障飲用水安全,有效改善水環境質量。
孟偉說,水專項將選擇典型流域開展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保護的綜合示范。在實施過程中,水專項將通過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體系,構建防治一體的環保體系,形成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政策法規標準制度體系,建立高效的環境管理體系;將通過積極探索科技含量高、資金投入少、環境效益好的治理模式,不斷創新生產理念,大力推進清潔生產,積極發展循環經濟,從生產源頭和全過程減輕環境污染;將通過流域、河流、城市水環境管理制度設計以及水資源配置、污水處理、環境資源配置等各個環節,研究適用于我國經濟社會特點的財政、稅收、價格、投資、處罰、補償和信息公開、法律等綜合管理體系。
上百億投資如何管理?
孟偉說,水專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環境領域投入較大的科技專項,在“十一五”期間總資金投入112.66億元,其中,“國撥”經費45.43億元,涉及27個省、自治區和直轄市,上百個縣(市)地方政府,數百家高等院校、科研單位和企業,近萬名科研人員。
他說,當前我國正處在擴大內需、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時期,2~3年內中央將投入900億元用于污水處理及管網設施建設、再生水利用、污泥處理處置和飲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,預計能夠帶動3000億元內需。水專項的實施將為拉動內需、促進產業升級改造和節能減排提供技術和設備支撐。
針對如何保證水專項經費管理時,孟偉說,水專項國撥經費由專項牽頭組織部門根據部門分工,按照主題、項目和課題的設置情況、各項目和課題任務執行情況、示范工程建設情況、年度計劃和進度安排、第三方獨立評估考核情況進行分配年度經費,報領導小組審批。
他強調,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將建立分層實施、全過程監管的評估監督體系,積極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和發揮獨立的專家咨詢委員會作用,充分利用第三方監督和評估機制,發揮體制外的監督作用,切實做好水質監測、污染物減排、經費使用等方面的監管工作。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將聘請水質監測、財務審計、資金使用效率監管、示范工程運行情況監督等獨立機構從事第三方監督與評估工作,這對于確保專項研究不偏離方向,保證經費的使用效率和質量,了解專項研究進展等方面至關重要。水專項的組織實施將運用多方面、多層次的先進管理手段,大力推行中期檢查、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,重點抓好工作節點,啟動階段抓好目標量化、實施階段做好中期檢查、完成階段做好目標考核。
監督評價工作不但對實施過程、目標完成情況、經費使用等進行評估,而且對組織管理的效率、經費投入產出比等方面進行評價。適時淘汰不及時完成研究任務和考核指標的承擔單位和課題負責人,對驗收排名后10%的項目(課題),適當實行末位淘汰,取消其承擔單位和負責人承擔水專項在“十二五”和“十三五”實施階段研究任務的資格。
- 上一個:如何做好環衛工作管理者
- 下一個:中國環境稅有望十二五開征